取消
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10月17日,中國藥學會在京發(fā)布“2018年公眾用藥誤區(qū)”。該活動是國家藥品監(jiān)督管理局指導的2018年“全國安全用藥月”活動之一。發(fā)布會上,中國藥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丁麗霞呼吁:
全社會關注安全用藥,學習用藥常識,促進民眾健康。
“2018年公眾用藥誤區(qū)”分別是:
追求療效濫用藥;自行停藥沒危害;胰島素有依賴性;
使用藥品不得法;別人能用我就用;不良反應很可怕;
偏方秘方治大病;海淘藥品放心用;換季就去洗血管;
回避風險不接種(疫苗)。
這些都是錯誤的用藥行為。
發(fā)布會上,中國藥學會有關專家對用藥誤區(qū)進行了解讀。專家表示,合理用藥應當遵循“安全性、有效性、經(jīng)濟性、適當性”四大原則。用藥首先強調(diào)安全性,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,才能談及合理用藥。兒童患病后應及時就醫(yī),根據(jù)醫(yī)生開的單,合理配藥用藥,家長要詳細了解藥品說明書和注意事項,尤其要關注慎用和禁用信息,不可隨意用成人藥減量服用。對此,北京協(xié)和醫(yī)院藥劑科張繼春主任藥師表示,兒童不是成人的縮小版,呼吁藥企多研發(fā)一些兒童藥劑型。
對于目前一些慢性病、疑難病患者盲目崇信偏方、經(jīng)方、驗方、秘方和網(wǎng)絡各種廣告,并進行盲目的做法,中國藥學會提醒公眾,在使用時要務必慎重,切忌盲目使用。否則可能浪費時間和金錢,還可能延誤時機,損害患者身體健康。針對在國內(nèi)市場“走俏”的海淘藥品,專家也提示,海淘藥品說明書一般沒有中文標示,消費者難以了解藥品信息,購買海淘藥品應慎重,選擇前需要咨詢醫(yī)生或藥師。
針對公眾對疫苗的誤讀,專家強調(diào),疫苗不僅可以保護個體,更重要的作用是進行群體免疫。整個群體擁有抗體的人越多,疾病就越難以傳播。疫苗接種是世界公認經(jīng)濟、方便、有效的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手段。接種疫苗雖然也可能發(fā)生不良反應,但其帶來的效益遠遠高于風險。疫苗的普及接種,能有效避免兒童殘疾和死亡發(fā)生。世界各國均將接種疫苗列為優(yōu)先公共預防服務項目。
2018年公眾用藥誤區(qū)的特點反映出公眾用藥常識較為缺乏,用藥科學素養(yǎng)亟待提高。丁麗霞強調(diào),安全用藥是重要的民生問題,用藥錯誤有可能給患者乃至家庭造成痛苦和傷害。普及安全合理用藥知識,增強公眾安全合理用藥意識,形成良好的用藥習慣,對促進公眾健康有重要意義,需全社會共同努力。請大家關注中國藥聞、藥葫蘆娃微信公眾號,獲取更多藥品安全信息。